现在的人越来越奇怪了,有些人明明瘦得肉都没了还说自己胖,死活要减肥,而偏偏那些胖得像游泳圈的人还要蒙着眼睛骗自己,我也没多胖。
究竟胖的定义是什么? 到底多重才算胖? 给大家推荐3个常用指标,数字面前,谁都没有狡辩的理由了。
体重指数(BMI)
BMI是临床上常用的肥胖症简易诊断标准,其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2,单位为kg/m2。
具体标准:
BMI≥28为肥胖。
24≤BMI<28为超重。
18.5≤BMI<24为体重正常。
BMI<18.5为体重过低。
腰围
临床上经常用腰围来判断患者是中心型肥胖(腹型肥胖)还是周围型肥胖(皮下脂肪型肥胖)。
中心型肥胖以脂肪主要堆积在腹部为主要特征,伴随内脏脂肪增加,腰部增粗;而周围型肥胖的脂肪主要堆积在臀部及大腿部。
测量腰围时,被测试者需采用站立位,然后测量腋中线肋弓下缘和髂嵴连接中心点的水平位置处的体围周长。
具体标准:
男性腰围85~90cm,女性腰围80~85cm为中心型肥胖前期。
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为中心型肥胖。
此外,中心型肥胖较为精确的诊断方法是使用MRI或CT进行断层扫描,然后测量内脏脂肪的面积。 但这个方法由于对仪器、人员要求较高,并且医疗支出较大,患者接受程度低,所以我在临床上基本不用。
体脂率
由于生物电阻抗法可以通过脂肪和肌肉等组织导电性不同来测量人体脂肪含量(体脂率),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个数值来判断患者是否属于肥胖范畴。

具体标准:
男性10%~20%,女性15%~25%为正常。
男性>25%,女性>30%为肥胖。

需要注意的是,生物电阻抗法的精确度不高,所以测量出来的数值仅供临床参考。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仪器除了可以进行常规体检(包括体重、人体脂肪含量、体脂率、肌肉含量等)外,还可以进行人体水分、无机质的含量检测,可根据需要自行配置。
如果没有条件配置测量体脂机器的,建议可以用BMI和腰围两个标准来作为肥胖症的初筛标准。
如果发现数值异常,无论是肥胖还是体重过低,都要引起注意。